長線投資


@劉兆生 - 2012/05/01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從今年大師賽冠軍巴巴華生(Bubba Watson)橫空而出,這名三十三歲職業球員最令人樂道的乃是他無師自通的球技。

他從來不跟名師學球,曾經有一段時間,他承認整個人生是活錯的!他做什麼也是錯,全身充滿負能量。然而,今天一登龍門,身價萬倍,隨之而來的當然不乏不少事後孔明的評論,就讓我在此也濫竽充數,湊湊熱鬧一番吧!

錯活的人生

我說華生的勝出,可證明高爾夫球這運動是屬於長線投資。

我們習慣了什麼事情或行為也愛用長線和短線,或長期和短期來劃分。事實上,事後分析結果也像只要用上了這些名詞,我們便能權充專家。

而且,萬一失敗後,我們也可以解釋說成「短期失利不要緊,最重要是看長線的啊」,又或者說「這是短期工作,忍耐一些吧」,更甚至用權威的口吻揚言「雖然短期是錯,但長期是對的」等等。事實上,我們每天工作上都遇上一些愛用以上這些藉口推缷責任的人,我們真的是「長期」聽慣了這種悖論。

長錯不會變成對

說白了,長期和短期的關係非常簡單直接。長期是指一連串加起來的短期而已,沒什麼深不可測的特別意義,只是一個共識目標。只要短期和長期的目標一致,向心而不是放射性的,成功理應在望。反之,失敗亦是必然。長錯也不會變成對,除非中途故意更改目標。

所以華生在以為做什麼也是錯的時候,他仍能堅持下去,他便是對的。

放在解釋學習高爾夫上遇到常見的問題上。首先,學習高爾夫絕對是長線投資,不要受誇大的廣告所誤導,尤其在內地的什麼「一個月包破一百桿」之類的宣傳,令人以為學習高爾夫只要能負擔高昂費用便有速成班。再者,初學者開始時往往忽略了一些短期基礎練習,以為短期做不到的動作,長期下來便會自然變好的。

更易令人在學習高爾夫的過程上犯錯的是,學員總不自知把短期的錯誤變成長期根深蒂固的缺憾。每位教練在糾正一位學員的動作之前,他總會先盡辦法找出他錯誤的根源,這和醫生診症時先看病人病歷卡的道理差不多。理由很簡單,高爾夫和任何運動一樣,主要是訓練一種累積性肌肉習慣。

養成好習慣vs戒除壞習慣

華生沒有教練,教練常說避免養成壞習慣是容易過戒除壞習慣,可能天才球員從小便養成良好習慣。我們不是天才球員,所以十居其九一定會染上壞習慣。壞習慣是怎樣形成的?一言而蔽之,是人類貪圖方便和怠惰的副作用。

深入一點來說,高爾夫的揮桿動作,既不是天賦的技能,更可以說是違反身軀很多日常慣用的筋肌和關節移動常規,所以學習時我們總會貪方便和懶得去做正確姿態,壞習慣便自然來。

同時,一般學員也愛問教練,短期內他能做到全部基本技巧包括長打、短打、推桿和沙桿,之後呢?長期呢?長期下去還有些什麼要學?值得信賴的教練不會為怕可能失去這位學員,故意巧立名目說出一大推廢話。

他只會詫異地答:「長期要學的還是那些技巧,只要你們用心把短期內學好的動作,也就可長期畢生受用的了!」

長期=短期加起來

這也合乎上文提到長期的定義,長期就是指一連串加起來的短期 。然而,每個高球手的成長階段倒可以用早期、中期和現期等來劃分,因為高爾夫除了追求技術,另一半就是心理質素。

每個階段的躍遷,心理主導一切。心理影響技術,成績影響心理。每個高球員,不論是職業或業餘的,都逃不過在這交替循環滾動下成長。華生正是踏進這交替的高峰期(完)


#####

本文原於《Golf Digest/高球文摘》香港版刊出

[ #高球風雲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